联合国高官痛批: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正在掏空我们的未来!
“目标偏离”、“老调重弹”、“窗口关闭”——多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旗舰报告不断发出警示,提醒世界必须加快减排步伐,才能避免危险的气候影响。世界真的听进去了吗?
“目标偏离”、“老调重弹”、“窗口关闭”——多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旗舰报告不断发出警示,提醒世界必须加快减排步伐,才能避免危险的气候影响。世界真的听进去了吗?
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热泵和电池正在彻底改变世界发电、用电和输电的方式。这场“电能科技”革命重点关注由物理、经济和地缘政治驱动的能源转型方案,而不仅仅是由气候行动驱动的方案。中国已经在电能科技时代占据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和地区仍有时间抓住这一新的能源机遇。
最新发现表明,由于持续过度依赖化石燃料且未能适应气候变化,人类正在付出生命健康和生计福祉的代价。在监测健康威胁的20项指标中,有12项达到前所未有的危险水平。报告指出,由于未能遏制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热相关死亡率激增23%,死亡人
2025 年10 月 23 日,巴黎一家民事法院认定 TotalEnergies(道达尔能源集团)在其网站及宣传材料中宣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等措辞构成“误导性商业行为”。
我们当下的食物体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或许超出你的想象。今年六月,IPES-Food发布了一份报告,题为《从燃料到餐桌:如何将化石燃料从食物体系中清除出去?》。报告指出:全球高达40%的石化产品,最终流向我们的农业与食品系统;而面对愈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农化巨头推出
我们时常认为,只要检验合格、冲洗干净、亲自烹制,杜绝变质,吃到口中的农产品就能够是健康、天然的。连肉菜的来源地、调味品的配料表都仔细检查过一遍了,总不该还有疏漏吧?
英国气候及能源智库恩伯(Ember)研究发现,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超过煤炭,首次成为全球主要电力来源。恩伯还发现,中国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燃烧化石燃料不仅危害全球气候——其产生的有毒污染物以微小颗粒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从而威胁着至少16亿人的健康。
十年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在《巴黎协定》上签字画押,说好了一起控温、减排、走绿色发展道路。目标很明确,把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最多不超过2℃,否则地球的“高烧”可能引发一连串不可逆的灾难。
2025年正好是《巴黎协定》签了十年,联合国特意在纽约开了气候峰会,本以为能给全球减排提提气,结果一份新报告直接把“底”给揭了。
燃料驱动着我们的世界,从汽车到飞机再到家庭。那么,燃料到底是什么呢?它都有哪些种类呢?燃料是指能够储存能量,并能释放出来以完成工作的任何物质。燃料有多种类型,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像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样的化石燃料是最常见的,但它们并非唯一的选择。像生物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分别于2006、2016、2023、2025年发布特斯拉宏伟蓝图Master Plan 1~4篇,从推出高性能电动跑车Roadster开启电动汽车时代,到拓展自动驾驶与共享出行,再到致力淘汰化石燃料、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直至将重心转向AI与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突破性研究,首次建立了世界最大化石燃料和水泥生产商的排放与全球极端热浪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追踪了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200多起热浪事件,将其源头精确追溯到特定的企业排放者,为气候变
冯德莱恩当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发表年度政策演讲时表示:“在与伙伴国协调的情况下,正在制定第19轮对俄制裁一揽子计划。特别是正在研究加速俄罗斯化石燃料退出的方案。”
今年6月,巴基斯坦出台了《2025-30年新能源汽车政策》(New Energy Vehicle Policy 2025-30),以取代2019年的旧版政策。新政策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新车销量的30%,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0
《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需要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来推动增长。不过,一份新报告指出,中国在向全球销售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方面的积极努力,正在为终结这一化石燃料时代创造条件。